找到相关内容18713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红楼梦》空间叙事艺术

    ,他在第5回梦游太虚幻境的时候见过。而第16回修建大观园的时候,脂砚斋是怎么批的呢?“园基乃一部之主”,这是一个园林的基础,它是书的一个总纲,这也就看到了,地上的大观园和天上的太虚幻境,它成了一个对应...

    百家讲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374884202.html
  • 《文心雕龙》的人文精神与当代意义

    显然,儒家沉重的人文忧思与历史责任感,是刘勰文学与人生观念的基础。尽管当时许多文士竞相解构意义,耽于世俗,纵情声色,娱乐人生,而刘勰此时却呼唤人文,担当责任,显得多么不易与难得!正是儒家的这种人文忧患...

    袁济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374984203.html
  • 灵隐小志

    地为葛坞。葛洪从葛仙翁的弟子郑隐习方术,又师事南海太守鲍艴,著《抱朴子》等书,为道教建立理论上的基础,其后以丹砂之故,远游岭南,今广东罗浮山及广西勾漏山皆有其遗迹。晚年又返回武林,隐居葛坞,相传得道于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2584354.html
  • 当代日本佛教的特征:关于僧侣娶妻历史背景的考察

    平安时代的贵族对出家者的期望 佛教的生活基础必然依存在家者的布施,故而出家者与在家者的关系就成为维系佛教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在平安时代,佛教最重要的支持者是公家。在律令制崩坏过程中,佛教徒找到的最大...

    蓑轮显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44884392.html
  • 年龙父母《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》(五)

    容易产生一种逃避的意识,如果这样的话,那不是菩萨行的行径。因为就象无著菩萨他们所说,如果没有痛苦,如何能够产生出离呢?所以说我们要经常转痛苦为道用。在自己痛苦的基础上,还要把一切众生的痛苦摄取于自身,...

    年龙上师

    佛子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5074184706.html
  • 年龙父母《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》(六)

    阿底峡尊者他们所说的,“倘若没有一种真实禅定来摄持的话,就没有一种生起胜观的基础;那么,摧毁烦恼就是不可能的了。”因此,我们要经常来修习心专注一处的这种禅定;这可以使一切有漏...

    年龙上师

    佛子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14470384707.html
  • 年龙父母《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》(七)

    佛果。   那么这当中是仰仗殊妙的、能够见到一切诸法真实并且以大悲之力作为基础的世俗菩提心,以及现见一切诸法无实、现见无我智慧、空性等持这种胜义菩提心,因为这两种菩提心所成就的缘故,以甚深般若...

    年龙上师

    佛子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9153584708.html
  • 阿格旺波零星传记·生起信心良药

    的迦造喇嘛前后多次请求,故以阿多仁波切的笔记为基础,以诸位年长的高僧大德的口述为补充而成,并以此作为尊者《自传》的拾遗。   辽绒的游子释迦沙门索囊丹巴,于噶陀金刚宝座续部讲修宝山法苑(佛学院)讲解...

    阿格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1485088.html
  • 吉祥喜金刚坛城解析

      吉祥喜金刚坛城解析   一、前言   自十三世纪中叶以降,「藏传佛教」历经蒙元、朱明、满清三代朝廷更迭的尊崇提倡,已发展臻至颠峰的时期,并逐渐地与中原地区原有的「汉传佛教」相互合流影响,遂产生了一种新的佛教艺术风格──「藏汉艺术」 (Tibeto-Chinese Art),而且迅速地、普遍地流行於当时的宫廷与民间。《吉祥喜金刚集轮甘露泉》为藏传佛教萨迦派(Sa-skya-pa)入门的基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3585109.html
  • 我国宗教组织的教职人员管理规范研究(一)

    平等友好的基础上,开展宗教方面的对外交往,可以按有关规定接受境外宗教人士或宗教团体的捐赠,但不准接受境外的宗教津贴、传教经费。第四,第9条规定:宗教教职人员可以在以宗教自养为目的的本宗教团体或所在宗教...

    朱应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4785127.html